星期日, 4月 13, 2014

誰?是二十一世紀的老闆 (19)

曾柏郎著於1999年6月2日 (連載 19) --- 每星期一刊出   

有錢人是老闆,作老闆要有錢?  (2014-04-14)

  (一) 「有整合能力」的人
  (二)「具有為自己工作能力」的人

具有為自己工作能力的人 :

        這個題目初看起來有一些奇怪,每個人現在工作著,難道都不是為著自己嗎? 你仔細再看看,「為著自己」 與「為自己工作」是有顯著的不同。相信你一定也看到,至少你也聽到某某人前服務於某政府公教機關或某大企業,擔任某要職,權位顯赫一時,其學識及能力為報章媒體吹噓肯定,多半安份守己靠退休金過日子。

        但有的運氣不好,後或因事丟官、或因退休回家,因當官清廉或因子女營商虧損,致全家經濟陷入苦境, 一展莫策的故事嗎? 「經濟陷入苦境」的時候,無法突破撐開出去,就是他缺乏為自己工作的能力,反而是那些市井小民,及中小企業的從業員,他們自行謀生能力及為自己工作的能力就比較高,這是非常諷刺的一件事情,政府及教育也應以為可恥的一件事。

        你一定有很多的機會與朋友的長輩在一起喝茶,聽他們口沫橫飛地說起他們年輕的英勇或成就的故事,到後來常有這麼一段讚嘆語說 "! 時代變了,對你們年青人(隱指他的孩子或你們)我也幫不上什麼忙….",講談年輕時英勇的故事與燦爛輝煌的成就是退休人的一種消遣,但最後的感傷語就是隱含著有困難而無法解決,這就是沒有為自己工作的能力,這是非常可悲的。

如何培養為自己工作的能力呢?

           日本人及在台灣的中國人(新台灣人)在當問到職業及學校時,其問答常是如下;

在日本:甲問     "你在那裡工作?"
    乙答     "我在三菱商事會社工作"
                        "我在第一勸業銀行大阪支店工作"
    甲答     "好公司,你好能幹….."

                A      "你在那裡工作?"
    B       "很不好意思,是在東京都外築波地方的一家「不好意思會社上班」
    A       "……."  "沒這回事….."

                A      "你那個學校畢業的?"
    B       "我是東大畢業的?"
    A       "什麼東大…?"
    B       "是國立東京帝國大學畢業的?"
    A       "! 好了不起….?"

在台灣:甲問      "你在那裡工作?"
    乙答  "我在台塑工作"
    甲答      "是不是王永慶的那個台灣塑膠公司,喔!你好了不起….."

    甲問      "你在那裡工作?"
    乙答  "在教書"
                         "在內政部當公務員"
    甲答      "! 好棒喔,每年有寒暑假,又不要繳稅….."
       或 "! 有退休金,好羨慕喔!….."

    甲問      "你在那裡工作?"
    乙答     "我在美商國際商業公司上班"
    甲答      "! 待遇高、又常出國,好能幹….."

    甲問      "你在那裡工作?"
    乙答     "我在理律聯合法律事務所工作"
    甲答      "! 是理律的,好像陳長文的那一間很出名 ….."

    甲問      "你是那個學校畢業的?"
    乙答     "台大畢業"
                    "文大研究所畢業"
                    "沒念書了….."
    甲答      "好學校,那一系的?"
       或 "! 是碩士……"
       或 "說真的,念書也沒有什麼屁用….."

     這一問一答中顯出的共同點的是幾乎忽略自己的存在價值,而以所服務單位或出身的學校的名器與成就為榮,根本沒有說到底他是專業什麼,負責什麼工作,在學什麼的,難怪沒有辦法培養出為自己工作的能力。

     而歐美的人,在日常生活反應在類似的對話中,顯現其個人主義的思想很強烈,而時時刻刻宣傳自己,彰顯自己的職業及能力專長是值得學習的,尤其在歐洲,人們認為唯有讓社會人們自學習開始就認識我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學什麼,會什麼,專長什麼,及現在在作什麼,這樣子才會有助其生涯與生活成長;

 在歐美:  A       "你作什麼?"
                B      "我是會計員"
                    "我是報關行的報關員"
                     "我是塑膠成型技師"
                    "我在市政府擔任人事工作?"
                    "我是銀行的櫃台員"
                     "我是律師"
                     "我在律師事務所內律師助理"

          A        "你在學校主修什麼?"
    B        "我主修機械工程"

     如此的答問建立於日常生活中,因之所有的親友及社會人士,都能認識並記住該人是學什麼、會什麼、作什麼、而又專長什麼,當然更因此給予該人學習與前進的壓力,但同時也時時刻刻地有那麼多人在替他宣傳創造機會。

     而在台灣及日本,人之所以有價值、受人敬重是因他在台塑或者是在三菱服務,我們只認識他很能幹,很有能力在那麼一流公司服務,但是從頭到尾就不知道到底他是那一點能幹,那一點有特別專長,這就是他為什麼服務愈久愈會失去為自己工作的能力的原因,當他離開台塑時,他就與台塑脫離關係了,人們對他的離開就會有種種不良的猜測,這不是斷送自己的前途的作法嗎? 因為社會所認識他的是因他在台塑,而不知道他是什麼
待續...........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