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食物(local food)比較好嗎?
本地的食物(local food)比較好嗎 ?
國際慢食台北會會長曾柏郎 Oct.20, 2009
取材自
1. Sarah DeWeerdt Worldwatch Institute看守世界組織 May 1, 2009
http://www.worldwatch.org/node/6064?emc=el&m=227941&l=4&v=2876f4c93c
2. Slow Food International, http://www.slowfood.com
3. Wikipedia/中文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本地的食物比較好嗎 ?
是的,但可能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樣。
於2003年,我初創國際慢食會台灣分會(Slow Food Taipei-Taiwan)時起,既揭示「在地人,吃在地物」之推動慢食的行動,鼓勵大家吃當地的、當季的食物。很少人會反對食用本地的食物,多基於愛鄉、習慣、價位、以及便利性等,但不願拒絕食用進口品,因此我常被問到「在地」、「當地」、「本地」究竟涵蓋到多遠之距離時,我以為應視個別產品而定,不能以一概全設立界限; 比如說秋刀魚,它主要產於日本北海道三陸一地及日本海域內,也只有在秋風乍起的時節才有漁獲,秋刀魚不產於台灣,當然不能排斥食用進口品,但也應該選在秋冬時食用,既新鮮又美食而價錢又便宜,而不是在非產季的夏天。
「中國黑心食品」事件發生之後,食用本地生產已匯成風氣。
因於95年10月發生中國大閘蟹檢出硝基呋喃代謝物事件,輸往美國之鯰魚發現禁藥福奎諾酮;將工業用二甘醇當作藥用甘油混入止咳糖漿,導致巴拿馬一百人因服食受污染藥物而喪生;輸往歐盟之帶殼花生、粽子、蜂蜜分別含有黃麴黴素、非法改造基因;輸往日本之鰻魚中發現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抗菌劑;輸往菲律賓之奶糖含有甲醛;走私到台灣的冷凍白蝦、巴西蘑菇、大閘蟹、月餅等含過量致癌物。
甚至著名的維基百科網站也設有「中國黑心食品列表」專章,主要黑心食品包括:頭髮醬油、硫磺饅頭、假酒、毒麵筋、桶裝蒸餾水是自來水、回收舊餡月餅、人骨鈣片、大便臭豆腐、有毒大閘蟹、有毒蝦類等44項。以及2008年9月11日發生上海東方早報報導「甘肅十四名嬰兒疑喝三鹿奶粉致腎病」,之後毒奶事件牽累擴及全世界,到現在風波還未平。在中國黑心食品事件未發生前,台灣消費者對傳統食品及茶酒煙等類都衷心於大陸所產,所以走私相當猖獗,農漁生產及加工者受擾相當深。如今,台灣之食用本地食物已蔚成一強流,實在是拜「中國黑心食品」之氾濫所促成。
但是不能理解的是自2003年12月24日美國發生一起乳牛罹患牛海綿狀腦病(簡稱BSE),衛生署既基於食品安全考量仍慎重於2003年12月31日正式暫停美國牛肉進口,迄今雖斷斷續續、時開時禁、部份的進口已有六年,而台灣黃牛的飼養也未見增加,固然美國牛肉是以牛排食用,但最適好鐓煮牛肉麵的台灣黃牛卻仍然瀕臨絕種,而每年政府單位舉辦的牛肉麵節一點兒意義都沒有,牛肉麵應該怎麼吃才最賞味,應該用何種食材才會有持續發展力等,都沒有作賞味之食的教育,結果對主辦地及提供原食材之台灣地方文化及產業都毫無助益。台灣推動本地食物實在落伍,枉稱是世界之一已開發國家。
相反地,近年來,本地的食物運動在高度開發國家(美國、日本、歐洲四大經濟體、北歐、加拿大及澳洲)已有相當得勢,在許多開發中國家也已如是; 單在美國,地方種植的食物銷售在2002年大約已有四十億美元,預計於2011年前可到達七十億美元之數。本地食物所訴求的利益,是在推動具有健康與環境意識的消費者,去尋求替代已存放在雜貨店貨架上那些由工業化農業系統所生產的食物。因此也就與努力本土化的人士連接上,他們相信運輸成本及全球化的後效應將會觸發縮短經濟鏈,但卻對地方與區域經濟會有更大的貢獻。
「食物哩程」即食物從產地運輸到消費者之距離,是用來評估食物之於環境的衝擊的大小。「食物哩程」的觀念肇始於1990年的英國,在1993年一位瑞典的研究員研究發表稱:典型的瑞典早餐吃的蘋果、麵包、白脫油、乳酪、咖啡,奶油,柳橙汁、及糖等的成份,都要旅行相等于地球的圓周(約40,075.13公里赤道長)的距離才能送到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人們的餐桌上。 2005年,另一位研究員在美國的愛荷華州發現集合那些牛奶、糖及草莓就僅算到加工廠加工封罐製成「草莓優酪乳」成箱,就要旅行2,211英哩(3,558公里)。 地方食物運動也趨成熟,「食物哩程Food Miles(或食物公里程Food Kilometers)」的這種概念,粗略地說,即食物從農場旅行運輸到餐桌上餐盤的距離,已引起相當的討論,特別在美國、英國和部分的西歐國家。
這個概念提供一種簡略的說明描述集中化,工業化,和複雜幾乎到點的食品系統之方便與荒謬。這些食物既要經由船舶、火車、汽車、飛機的搬運,所有這些「食物哩程」運輸,也廣泛地連結到有關二氧化碳之排放及從石化燃油之交通工具所產出之其他溫室效應的排放氣體。除運輸產出溫室效應的排放氣體外,而食物本身自育種、施肥、殺蟲、催化、收割、存儲、冷房、處理、保鮮、及加工等(添加防腐、色素、甘味香料、食品化學添加物等) 各因素所可能直接及間接的引發的問題、廢棄物,對人與環境的加減更是難以計數。所以說「食物哩程」愈大,風險也就愈多。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永續性農業Leopold中心副主任Rich Pirog教授(即上述草莓優酪乳之說者)研究稱,最頻繁被援引的統計是平均食物從農場到消費者需要移動運輸1,500哩。2001年,美國最早的某些「食物哩程」研究中, Pirog教授和其小組研究員分析報告稱,有28種的水果和蔬菜運輸到愛荷華市場,是通過當地、區域和一般的食品配銷系統而來,經推測預算在一般常規的全國交通網絡系統使用拖曳卡車拖拉這些食物,然後把它們存放到大型超市上,至少旅行平均約1,518英哩(大約2,400公里)。 相反地,由當地食物供應到愛荷華市場卻只要44.6英哩(72公里)。
註:2008年愛荷華州面積145,743平方公里(台灣的4.2倍),人口3,002,555人(台灣的13%);台灣34,507平方公里,人口23,046,177人。
Pirog教授的團隊發現一般食品配銷系統比地方和區域(意指愛荷華州範圍內)系統使用了4比17倍更多的燃料,并且排放5比17倍更多的二氧化碳。 同樣地,一項加拿大的研究估算,用當地諸如滑鐵盧、安大略、及該區域所生產的來代替同等量的進口物,可節省運輸相關之排放二氧化碳幾近50,000公噸,或減少16,191輛卡車數奔馳於公路上。根據這樣的對比,「吃本地的」似乎才像有常識,也似乎成為一種箴言。並且的確地,在最基本的水平上,較少量的運輸哩程即意味較少量的排放氣與問題。
什麼是本地的local(地方的,或當地的)?
什麼才是真的「本地的食物local food」? 怎麼樣的地方才叫作本地的 (當地的)?
要確定「本地食物」是否比較綠?也就是說比較具有生態與環保意識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品,是一個沒有辦法訂出其通用定義與準則並普遍為大家所能接受的問題。Alisa Smith和J.B. Mackinnon在其合著的"100哩的食物100-miles Diet"的書內寫道,他們選定100哩半徑的範圍,來進行他們實驗吃「本地食物」的界限,因為100哩半徑的距離遠超過一個大都市的距離,而也小到你能真實地感受到是本地的實在,作者辯解說為什麼不說 "160-kilometer Diet"而說成"100-miles Diet", 也就是說在說起來於捲動舌頭時也比較容易。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的Marin郡有一位Sage Van Wing太太於讀到這本書"Coming Home to Eat回家吃飯" --- 是一編年史的作者Gary Paul Nabhan記載他自己經年努力只吃用在他住北亞利桑那州之250哩方圓內所種植的食物的經驗 -- 之後遂與三位朋友新創新語「locavore」,提倡「local diet, healthy planet本地的食物,健康的地球」建議當地居民應該僅食用在她們居住100哩方圓內生長或生產的食物而興起這個「locavore」運動。
註:“Locavores"請參考http://www.locavores.com/。
有一些事據對所謂的「本地的食物」已有普遍的理解,認為至少在有些地方應接合其鄰近100哩的地方。 2008年Leopold Institute學院的一份全美國消費者調查,發現三分之二的人把100哩內種植的食物認為是本地食物,但是仍然有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其他定義。 有時,「本地的」意味著其食物即生長在一個縣郡內,在一州或一省內,或甚至於在一些歐洲之小國家裡則是在一個國家內。英國一位食物氣候研究網絡(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Strategy School of Engineering (D3 ) University of Surrey GUILDFORD Surrey) MsTara Garnett研究員的報告稱,『一般說來,支持「本地的」之說的組織現在是較不可能把它放在事情的數量上。』。 在此同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位農村社會學家Clare Hinrichs發現在愛荷華州,卻有意思將「本地的」由在縣郡內、或鄰近生長的食物、轉變為在該州任何地方所生產種植的食物。 在一些農業社區,推動和食用「愛荷華地方食物」幾乎是一種食物愛國心的表現,用以抵制因全球化之力量使該州的家庭農場瀕臨危機。
「全球化」影響之下,連美國愛荷華州的家庭農場都要瀕臨危機,更何況是向來是以小農經營的歐洲,所以才有於1986年在義大利羅馬的「慢食運動」,慢食運動即在闡揚享用食物、宴饗、品酒之樂趣,旨在喚回消費者對「生態美食」的認知,去保育可覺察到之所見、所覺、或所聞的那些生活及可供休閒旅遊的友善環境,推動高品質美食生產,保護具技藝性的製造方法、及那些快要消失的各種肉類、蔬果類的栽種、烹調、與料理,並辦理品味教育保護傳統烹飪及習俗,期提高飲食文化標準。「慢食」工作反對工業化快速製造標準味覺之飲食文化所產生的退化效應,「慢食」工作是推動當地原產、生長富營養之食物的審慎消費所產生的利益效果。
交換、交易
至少,Pirog教授還是提醒著說:食物哩程(公里)並不是一切。「食物哩程是計量食物到底運輸旅行多遠的一個好方法,但他們不是食物的環境影響的一項非常完整的計量法。」
那衝擊就端賴食物是怎樣地被運輸著,不僅是距離多遠的問題,還有運輸器之溫度調節、充氣保鮮、航經地方之環境與天候因素等。 比如說,火車比卡車在運輸上無論是效率上或是重量上有10倍的高效率,那麼你吃從100哩外用卡車運來的,或從1,000哩外用火車運來的馬鈴薯,其關係到它們從農場到餐桌上之運輸所排放出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就大致上是相同的。
地瑞典的則是生長在用石油燃料加熱的溫室裡生長的。
註:西班牙之蕃茄產量僅次於美國、中國、印度、土耳其及義大利,集中在南部臨地中海之太陽海岸與山脊之間的Malaga地區。
雖似乎相當明顯,但一樣地也有著難以捉摸的爭議,例如,西班牙的天氣很溫暖並有大量陽光這都是蕃茄所需要的,但其主要園藝區是處在相對地乾旱的、貧瘠的,但在將來的全球性氣候變化下,可能會變得有更乾旱的傾向。若一缺水,就一定要要求那些西班牙的生產者建設安裝能源消耗量大的灌溉系統嗎? 如果溫室在北歐,不也是正用著可繼續的能源在加熱?或許它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我們消費者都會趨向於把焦點放在食物到達我們餐桌前的那一段「食物哩程」的概念上,我們最可看見的是部分的農業供應鏈。的確,如其他條件相同的話,購買當地生長的總比購自遠方生長的要好。 Pirog教授說:那倒是真的,如果您用精確的系統來比較,同樣的方法種植著同樣的食物,然後明顯地,你會發現的確如是,較少運輸的食物將有較少的碳害後遺症跡。
在食物系統裡的所有交易裡一較概括性的、較廣泛性的局面,即需要經由食物之生產、運輸、及消費的作全階段性的追蹤其溫室效應排放的氣體。生命週期分析(LCA) 精確地提供「自搖籃到墳墓Cradle-to-grave」(意指自發源地到最終埋葬處)之透視的研究,顯露出「食物哩程」所代表只是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之大餅裡的相對地一小片。
去年(2008),Christopher Weber 和H. Scott Matthews, of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二位老師一起研究,根據美國政府的各種各樣的資料裡,編撰出一份平均美國人飲食之一般生活週期分析。根據他們的演算,從生產者或加工廠送到最後交付予零售點,只佔美國食物系統的導致產生溫室效應之排放氣的4%。 在整體食物供應鏈上,最後的交付也只佔總英哩數的四分之一,佔與運輸相關排放氣的40%。那是因為也有上游哩數、及像肥料、殺蟲劑、和動物飼料等有關之運輸所排放氣之故。整體來講,運輸大約佔食物系統排放氣的11%。
相反地,Weber和Matthews發現,農業生產是食物系統之導致產生溫室效應之排放氣體的大多數:83%的排放氣是在食物離開農場之前發生的。英國Surrey大學的Tara Garnett研究員最近作出的一份對英國食品系統的生命週期分析,也出如此同樣之結果。在她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運輸也只佔了大約食物系統之導致溫室效應排放氣體的十分之一,而農業生產卻佔有一半。英國的Garnett研究員說,整體上歐洲也可能是同樣如此情形的。
Weber和Matthews推測,降低食物哩程到0,雖是一切,但在工作上是一項不可能的目標,但一年也大慨會僅減少與食物系統相關之能引起溫室效應之氣體約5%之數,相等於開車1,000哩所排放之數。比較起來,以雞、魚、或蛋來代替紅肉和乳品,一星期一天一年下來就會節省相等於駕駛760哩之等值數。 如以蔬菜代替紅肉和乳品,一星期一天一年下來,所節省的約略相當於1,160哩之駕駛所排放之溫室效應氣體。因此,他們建議改變飲食會是一個較有效益的方法,比起勸說每個家庭購買本地食物消費,更能對追蹤與食物相關之氣候殘留遺跡腳印更加有效的手段。
然而,Weber老師(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承認,這些演算均假設本地食物與非本地食物並沒有不同,但那總是不切實際之情形。例如,本地食物之擁護者也強調食用季節性的(指農場生長的)和較少加工處理的食物,那麼那些從農場到餐桌有較短距離的本地食物,再加上其賞味品質當然比起一般餐飲的有更低的排放氣。
在美國當地之經濟的農民市場和通過社區支持的農業系統(CSA)所販售之本地食物通常是有機的,有機食物(雖也不全是)常比一般照慣例所種植的食物產生較低的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因為有機物於關聯到其生產、運輸、合成肥料、和殺蟲劑的應用較少,不會產生排放氣。
有機食物也有其他環境優處:蓋較少使用具毒性化學品可促進農地有更大的生物多樣性,並且有機農地在某些條件下則只需要較少的灌溉。因為本地食物是那麼頻繁地被談論到設定食物哩程的定義,所以它的環境優處大部份已根據導致溫室效應的氣體的條件作了表述。但對食物的碳遺跡一事,美國加州大學的岱維斯永續農業研究暨教育計劃的食物系統分析員( a food systems analys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rogram ) Gail Feenstra註釋稱,它不可能是環境持續力的唯一量尺。
在本地銷售之農民的生產規模,經常都是相對地比較小,但卻能夠比較有可行地去採納有利環境生產多樣性的作物、如種植遮蓋作物、留出雜草區、或種植灌木樹籬,提供作為當地自然的多樣性、作物之整合及飼養家畜的收容地方等。簡而言之,即如Weber說「生產工作所在乎的事情遠超過就在那裡專注生產食物這件事上,如果買本地的也意謂著是買比較好的生產工作的話,那麼那才是最重要的,也將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當然,本地食物行銷和持續性農業工作之間的關係是很少會是完美的。小農仍然能噴洒殺蟲劑並來回犁作,而在農民市場內擺設的攤販商也不是所有都販賣有機的。再者,雖然Clare Hinrichs副教授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鄉村社會學係副教授Associate Prof. of Rural Sociology,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她自己是一個說得上是「熱心」農民市場的一顧客,但仍然承認對有計劃及無計劃性之本地食物系統之實際後果也沒有詳盡地有系統的去研究過。
那牛奶場又怎麼樣呢?
從這些分析可就湧現出另一個清楚的結果,那就是妳吃多少,至少就是它旅行多少,而農業之最令人頭痛的「hotspots熱點」是紅肉和牛奶的生產。一部分是因為它在食物鏈裡無效率地耗用較多的能源,並排放較多的廢氣;要種植比直接供應人類消費更多的五穀物來餵養牛豬或生產牛奶供人們食飲用。 但一大部分與肉類和牛奶生產有關的排放氣是以甲烷methane和氧化亞氮nitrous oxide之物形成的,這分別為溫室效應氣體二氧化碳的23及296倍強的濃度。 甲烷是由反芻動物(母牛,山羊,綿羊等)所排泄放出的糞便所產生的,是一種作為消化的副產物,是動物的糞便所分解釋出的。而氧化亞氮則也是來自糞便(同樣地也出自肥料的生產及分解)的分解產出。
英國Surrey University的Ms. Tara Garnett的研究,紅肉和牛奶(奶品)佔了英國食物系統之導致產生溫室效應之排放的氣體的一半。事實上,她有這麼寫著「農業本身作出較多的投入就反射在飼養家畜所排放的GHG [溫室氣體]的強度上。 Weber和Matthews也有相類似的結論: 「無論怎麼樣子的計量,平均紅肉要比所有其他的食物產生更多強度的溫室效應的氣體,是雞或魚的150%以上。在他們的研究裡,第二大的排放氣是乳品加工業。
這二個研究也非獨一無二的,一組的瑞典研究員已經計算出,典型的瑞典人飲食中,紅肉和奶品就佔了總食物排放氣的58%。 聯合國食品和農產品組織已估計出全世界的家畜佔地球所有能引起溫室效應之排放氣的18%,比合計所有各種使用石化燃料的運輸所排放的更多。
「廣泛地說,少吃紅肉和乳製品,多消費食用當地的農作食物,很可能就是個別的一種最有幫助的行為,以它來減少與食物相關的導致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Garnett作如是之主張。中國養殖家畜每年生產27億公噸的糞便堆廢,幾乎是工業固形廢棄物的三倍半,但估計大中型家畜飼養場只有3%的設有廢料處理設備設施,所以流放到南中國海造成一大片有所謂死區Dead Zone的海域,毀滅了海洋生態及生物。在北方中國也因過度的養飼,每年就把幾乎有一百萬公畝(合100平方公里,約為台北市內湖區及南港區和56平方公里的二倍大)草地變成荒野。
(摘自國際慢食台北會"誰來餵飽中國的豬" http://slowfood-taiwan.blogspot.com/2008/11/wholl-feed-chinas-pigs.html)
肉類之生產之進與出有如下之資料:
吃進:
一、飼料 -- 牛肉、豬肉、或雞肉的一個卡路里熱量須要11-17卡路里熱量的飼料,80%的大豆是供動物所吃而非人類,飼料含有的肉骨粉會引起瘋牛症,它侵襲感染工業化國家成千上萬的牲畜牛隻。
二、水 -- 生長8盎司的牛肉需要高達25,000公升的水。
三、添加物 -- 在美國的牛、豬、及雞即用掉70%的所有的抗生素藥物。
四、化石燃料 -- 牛肉產生一卡路里之熱量所需的化石燃料比馬鈴薯要多出33%。
排出:
一、 糞便 -- 密集飼養之豬隻的排出糞便貯存於潟池會滲漏入地下水或是污染附近地表水。 二、 甲烷(沼氣) -- 家畜的噴出的曖氣及胃腸脹氣散發出世界全年甲烷 (沼氣)產出量的16%,是能引起溫室效應相當作用之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三、 病害 --
* 吃動物肉食品含高飽和度脂肪及膽固醇會關係到癌症、心臟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等。
* 大規模室內飼養的環境會散佈大腸桿菌 (E. coli)、沙門氏菌 (salmonella)、及其他食物原生病原菌 (pathogen)。
* 庫茲菲德-雅各氏症又稱庫雅二氏病 (Creutzfeldt-Jakob Disese) 俗稱狂牛症,有可能透過食用或接觸患有狂牛症的病牛而染病。這種病症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醫治的方法,發病者在約半年後必定死亡,目前已有至少150人死亡。
摘自國際慢食台北會Slow Food Taipei ”肉類之生產之進與出”
http://slowfood-taiwan.blogspot.com/2008/11/wholl-feed-chinas-pigs.html
農業與食品的新觀念 ---「美好」、「乾淨」、與「公平」。
本地要有多綠?
提倡地方食物的美國舊金山Sage Van Wing太太主張創造一個與生產食物之農民的直接互動的信任標準。他對食物哩數根本沒有興趣,倒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及農民與食用者之間的互動才是重要點。對她來說,買一個蘋果不是為著它所涉到運輸產生多少溫室效應之排放氣的問題,而是在乎著這些蘋果是如何地栽種著,這些農民的工作受著什麼樣的待遇 – 各式各樣的生態、社會、及經濟因素總集合起來的永續性目標。
Christopher Weber尊行本地飲食已有10年,並且自稱自己有點兒是美食主義者,他認為本地食物之所以了不起,而我為什麼要買它,是因為我能知道是那些農民以及他們在那裡是在幹什麼活著。
常識方法也有一些限制。在許多區域裡,天氣對食用當地、季節性、農地生產的,都將會有些相當地摧殘的打擊。人大量集中聚集住的區域,不適合種植某些人們日常生活之主食類作物,要種香蕉、小麥是不可能。而且人口密度它本身的作用就會反制食物系統的重回地方色彩化。大部份100哩方圓的大都市如美國的紐約已經是建築蓋得滿滿地,根本就沒有可供農作之耕地。保留農地是非常重要的,推動從本地農場購買食物對此會有相當的幫助。
當前食物系統之生命週期分析提供了一個似是而非地希望的看法,因為他們建議,整體上,如果目標是改進食物系統之環境的永續力,那麼我們就有各種各樣的公眾政策槓桿可以招徠。 當然,促進更多的地方化的食物生產和分配網絡將減少因運輸產生的排放氣。
但是,如果一更大的鐵路基礎設施投資,有助於扭轉由低效率的拖曳貨櫃卡車Semi-truck運送更多的食物情勢時,又將是如何呢?如果用卡車運輸的油價水平增加,那麼我們要用什麼來搬運我們的食物呢?以碳計價之系統納入到農業的環境成本裡,到現在也尚未被具體化,本地的食物好吃,但問題和解決方案也許就是全球的事情了。
假使你是住在台北東區的豪華住宅區群,附近環繞的絕對是現代化的美式超級市場、世界名店、及百貨公司,所陳列的所擺售的不論生或熟也儘是進口食品,因為該區域的消費者會多數相信國外進口的及價錢貴的就是品質的代表;相反地,在舊社區如大同區、中山區、萬華區、及三重市的家庭主婦,就會趨往傳統的市場購買蔬菜魚肉,如濱江街的濱江果菜市場、萬大路的台北農產第一市場、三重市果菜市場等購買本地(台灣)農產品,並不是該地區人比較重視或瞭解或關心生態環保,也並不全因為它價錢實在,而是他們在傳統上比較重視當地的、當季的、新鮮的之生產品。這就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鄉村社會學係副教授Hinrichs所稱 "它是社會關係,不是空間地點,它對其結果負責即是。"所以,消費者其實也是共同生產者co-producer,這個責任角色過去也許被忽略,但今後消費者及整個社會都應有此認識,絕對忽視不得的。
「食以民為天」的永續生命
在傳統農業的中國,有一句古語「民以食為天」把“吃"宣揚為人生的終極目的,“吃"不再是一種手段,不再是一種條件,而變成目的;不再僅僅是前途,而是根本。民以食為天的觀念如此源遠流長,反映了中國幾千年文明史和農業關係至為密切,也就是糧食是最至關重要的一件天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過去農耕時代是如此,因由於生產力水準低,一旦發生天災人禍,即缺乏糧食,人民就不得溫飽甚至於餓死,所以「民以食為天」是有其極深的意義。但如今農業(包括農、林、漁、牧等之育種、生產、及加工等)都是科學作業與管理,但也因此衍生出直接及間接破壞傷害到自然生態及環境變遷,最終又即時地直接或間接傷害到人的生存,所以如「慢食」所倡導主張農業生產應以「人」為本位的永續性經營為主軸,人對食物的消費應追求「食以民為天」的永續生活。
「美好Good」、「乾淨Clean」、與「公平Fair」是一箴言,終就會凝結「慢食slow food」之未來像成為全球性之一食品系統,在某種程度最後會點燃大眾的利益及支持。
「美好」源自感官 (Good from a sensory perspective)、「乾淨」源自永續 (Clean from a sustain-ability perspective)、而「公平」則源自一社會的遠景 (Fair from a social perspective),這三個優良食品的多面體,對於作一個向著未來觀之美食家是非常重要的,蓋這一新美食法之法則,包含著所有食品的複雜性 --- 從味覺到文化,從自然到結果。
「慢食」運動則提倡回到餐桌上用膳,多關愛自己、多關愛他人,多關愛一切的生命及生活的土地,建設一個以「食以民為天」的永續生命。雖賞味口腔味覺與滿足,但更要重視天生地養的自然法則,與傳統人文、倫理、社會發展的生活文化。
國際慢食台北會會長曾柏郎 Oct.20, 2009
取材自
1. Sarah DeWeerdt Worldwatch Institute看守世界組織 May 1, 2009
http://www.worldwatch.org/node/6064?emc=el&m=227941&l=4&v=2876f4c93c
2. Slow Food International, http://www.slowfood.com
3. Wikipedia/中文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本地的食物比較好嗎 ?
是的,但可能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樣。
於2003年,我初創國際慢食會台灣分會(Slow Food Taipei-Taiwan)時起,既揭示「在地人,吃在地物」之推動慢食的行動,鼓勵大家吃當地的、當季的食物。很少人會反對食用本地的食物,多基於愛鄉、習慣、價位、以及便利性等,但不願拒絕食用進口品,因此我常被問到「在地」、「當地」、「本地」究竟涵蓋到多遠之距離時,我以為應視個別產品而定,不能以一概全設立界限; 比如說秋刀魚,它主要產於日本北海道三陸一地及日本海域內,也只有在秋風乍起的時節才有漁獲,秋刀魚不產於台灣,當然不能排斥食用進口品,但也應該選在秋冬時食用,既新鮮又美食而價錢又便宜,而不是在非產季的夏天。
「中國黑心食品」事件發生之後,食用本地生產已匯成風氣。
因於95年10月發生中國大閘蟹檢出硝基呋喃代謝物事件,輸往美國之鯰魚發現禁藥福奎諾酮;將工業用二甘醇當作藥用甘油混入止咳糖漿,導致巴拿馬一百人因服食受污染藥物而喪生;輸往歐盟之帶殼花生、粽子、蜂蜜分別含有黃麴黴素、非法改造基因;輸往日本之鰻魚中發現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抗菌劑;輸往菲律賓之奶糖含有甲醛;走私到台灣的冷凍白蝦、巴西蘑菇、大閘蟹、月餅等含過量致癌物。
甚至著名的維基百科網站也設有「中國黑心食品列表」專章,主要黑心食品包括:頭髮醬油、硫磺饅頭、假酒、毒麵筋、桶裝蒸餾水是自來水、回收舊餡月餅、人骨鈣片、大便臭豆腐、有毒大閘蟹、有毒蝦類等44項。以及2008年9月11日發生上海東方早報報導「甘肅十四名嬰兒疑喝三鹿奶粉致腎病」,之後毒奶事件牽累擴及全世界,到現在風波還未平。在中國黑心食品事件未發生前,台灣消費者對傳統食品及茶酒煙等類都衷心於大陸所產,所以走私相當猖獗,農漁生產及加工者受擾相當深。如今,台灣之食用本地食物已蔚成一強流,實在是拜「中國黑心食品」之氾濫所促成。
但是不能理解的是自2003年12月24日美國發生一起乳牛罹患牛海綿狀腦病(簡稱BSE),衛生署既基於食品安全考量仍慎重於2003年12月31日正式暫停美國牛肉進口,迄今雖斷斷續續、時開時禁、部份的進口已有六年,而台灣黃牛的飼養也未見增加,固然美國牛肉是以牛排食用,但最適好鐓煮牛肉麵的台灣黃牛卻仍然瀕臨絕種,而每年政府單位舉辦的牛肉麵節一點兒意義都沒有,牛肉麵應該怎麼吃才最賞味,應該用何種食材才會有持續發展力等,都沒有作賞味之食的教育,結果對主辦地及提供原食材之台灣地方文化及產業都毫無助益。台灣推動本地食物實在落伍,枉稱是世界之一已開發國家。
相反地,近年來,本地的食物運動在高度開發國家(美國、日本、歐洲四大經濟體、北歐、加拿大及澳洲)已有相當得勢,在許多開發中國家也已如是; 單在美國,地方種植的食物銷售在2002年大約已有四十億美元,預計於2011年前可到達七十億美元之數。本地食物所訴求的利益,是在推動具有健康與環境意識的消費者,去尋求替代已存放在雜貨店貨架上那些由工業化農業系統所生產的食物。因此也就與努力本土化的人士連接上,他們相信運輸成本及全球化的後效應將會觸發縮短經濟鏈,但卻對地方與區域經濟會有更大的貢獻。
「食物哩程」即食物從產地運輸到消費者之距離,是用來評估食物之於環境的衝擊的大小。「食物哩程」的觀念肇始於1990年的英國,在1993年一位瑞典的研究員研究發表稱:典型的瑞典早餐吃的蘋果、麵包、白脫油、乳酪、咖啡,奶油,柳橙汁、及糖等的成份,都要旅行相等于地球的圓周(約40,075.13公里赤道長)的距離才能送到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人們的餐桌上。 2005年,另一位研究員在美國的愛荷華州發現集合那些牛奶、糖及草莓就僅算到加工廠加工封罐製成「草莓優酪乳」成箱,就要旅行2,211英哩(3,558公里)。 地方食物運動也趨成熟,「食物哩程Food Miles(或食物公里程Food Kilometers)」的這種概念,粗略地說,即食物從農場旅行運輸到餐桌上餐盤的距離,已引起相當的討論,特別在美國、英國和部分的西歐國家。
這個概念提供一種簡略的說明描述集中化,工業化,和複雜幾乎到點的食品系統之方便與荒謬。這些食物既要經由船舶、火車、汽車、飛機的搬運,所有這些「食物哩程」運輸,也廣泛地連結到有關二氧化碳之排放及從石化燃油之交通工具所產出之其他溫室效應的排放氣體。除運輸產出溫室效應的排放氣體外,而食物本身自育種、施肥、殺蟲、催化、收割、存儲、冷房、處理、保鮮、及加工等(添加防腐、色素、甘味香料、食品化學添加物等) 各因素所可能直接及間接的引發的問題、廢棄物,對人與環境的加減更是難以計數。所以說「食物哩程」愈大,風險也就愈多。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永續性農業Leopold中心副主任Rich Pirog教授(即上述草莓優酪乳之說者)研究稱,最頻繁被援引的統計是平均食物從農場到消費者需要移動運輸1,500哩。2001年,美國最早的某些「食物哩程」研究中, Pirog教授和其小組研究員分析報告稱,有28種的水果和蔬菜運輸到愛荷華市場,是通過當地、區域和一般的食品配銷系統而來,經推測預算在一般常規的全國交通網絡系統使用拖曳卡車拖拉這些食物,然後把它們存放到大型超市上,至少旅行平均約1,518英哩(大約2,400公里)。 相反地,由當地食物供應到愛荷華市場卻只要44.6英哩(72公里)。
註:2008年愛荷華州面積145,743平方公里(台灣的4.2倍),人口3,002,555人(台灣的13%);台灣34,507平方公里,人口23,046,177人。
Pirog教授的團隊發現一般食品配銷系統比地方和區域(意指愛荷華州範圍內)系統使用了4比17倍更多的燃料,并且排放5比17倍更多的二氧化碳。 同樣地,一項加拿大的研究估算,用當地諸如滑鐵盧、安大略、及該區域所生產的來代替同等量的進口物,可節省運輸相關之排放二氧化碳幾近50,000公噸,或減少16,191輛卡車數奔馳於公路上。根據這樣的對比,「吃本地的」似乎才像有常識,也似乎成為一種箴言。並且的確地,在最基本的水平上,較少量的運輸哩程即意味較少量的排放氣與問題。
什麼是本地的local(地方的,或當地的)?
什麼才是真的「本地的食物local food」? 怎麼樣的地方才叫作本地的 (當地的)?
要確定「本地食物」是否比較綠?也就是說比較具有生態與環保意識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品,是一個沒有辦法訂出其通用定義與準則並普遍為大家所能接受的問題。Alisa Smith和J.B. Mackinnon在其合著的"100哩的食物100-miles Diet"的書內寫道,他們選定100哩半徑的範圍,來進行他們實驗吃「本地食物」的界限,因為100哩半徑的距離遠超過一個大都市的距離,而也小到你能真實地感受到是本地的實在,作者辯解說為什麼不說 "160-kilometer Diet"而說成"100-miles Diet", 也就是說在說起來於捲動舌頭時也比較容易。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的Marin郡有一位Sage Van Wing太太於讀到這本書"Coming Home to Eat回家吃飯" --- 是一編年史的作者Gary Paul Nabhan記載他自己經年努力只吃用在他住北亞利桑那州之250哩方圓內所種植的食物的經驗 -- 之後遂與三位朋友新創新語「locavore」,提倡「local diet, healthy planet本地的食物,健康的地球」建議當地居民應該僅食用在她們居住100哩方圓內生長或生產的食物而興起這個「locavore」運動。
註:“Locavores"請參考http://www.locavores.com/。
有一些事據對所謂的「本地的食物」已有普遍的理解,認為至少在有些地方應接合其鄰近100哩的地方。 2008年Leopold Institute學院的一份全美國消費者調查,發現三分之二的人把100哩內種植的食物認為是本地食物,但是仍然有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其他定義。 有時,「本地的」意味著其食物即生長在一個縣郡內,在一州或一省內,或甚至於在一些歐洲之小國家裡則是在一個國家內。英國一位食物氣候研究網絡(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Strategy School of Engineering (D3 ) University of Surrey GUILDFORD Surrey) MsTara Garnett研究員的報告稱,『一般說來,支持「本地的」之說的組織現在是較不可能把它放在事情的數量上。』。 在此同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位農村社會學家Clare Hinrichs發現在愛荷華州,卻有意思將「本地的」由在縣郡內、或鄰近生長的食物、轉變為在該州任何地方所生產種植的食物。 在一些農業社區,推動和食用「愛荷華地方食物」幾乎是一種食物愛國心的表現,用以抵制因全球化之力量使該州的家庭農場瀕臨危機。
「全球化」影響之下,連美國愛荷華州的家庭農場都要瀕臨危機,更何況是向來是以小農經營的歐洲,所以才有於1986年在義大利羅馬的「慢食運動」,慢食運動即在闡揚享用食物、宴饗、品酒之樂趣,旨在喚回消費者對「生態美食」的認知,去保育可覺察到之所見、所覺、或所聞的那些生活及可供休閒旅遊的友善環境,推動高品質美食生產,保護具技藝性的製造方法、及那些快要消失的各種肉類、蔬果類的栽種、烹調、與料理,並辦理品味教育保護傳統烹飪及習俗,期提高飲食文化標準。「慢食」工作反對工業化快速製造標準味覺之飲食文化所產生的退化效應,「慢食」工作是推動當地原產、生長富營養之食物的審慎消費所產生的利益效果。
交換、交易
至少,Pirog教授還是提醒著說:食物哩程(公里)並不是一切。「食物哩程是計量食物到底運輸旅行多遠的一個好方法,但他們不是食物的環境影響的一項非常完整的計量法。」
那衝擊就端賴食物是怎樣地被運輸著,不僅是距離多遠的問題,還有運輸器之溫度調節、充氣保鮮、航經地方之環境與天候因素等。 比如說,火車比卡車在運輸上無論是效率上或是重量上有10倍的高效率,那麼你吃從100哩外用卡車運來的,或從1,000哩外用火車運來的馬鈴薯,其關係到它們從農場到餐桌上之運輸所排放出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就大致上是相同的。
食物的環境影響更要看它們是怎樣地生長著。一位瑞典的研究員Annika Carlsson-Kanyama主持一項研究,發現如從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如排放二氧化碳、甲烷等)的觀點來看,瑞典人
買西班牙的蕃茄比起本地的瑞典要好,因為西班牙蕃茄是在開放的農場上種植生長的,而當
註:西班牙之蕃茄產量僅次於美國、中國、印度、土耳其及義大利,集中在南部臨地中海之太陽海岸與山脊之間的Malaga地區。
雖似乎相當明顯,但一樣地也有著難以捉摸的爭議,例如,西班牙的天氣很溫暖並有大量陽光這都是蕃茄所需要的,但其主要園藝區是處在相對地乾旱的、貧瘠的,但在將來的全球性氣候變化下,可能會變得有更乾旱的傾向。若一缺水,就一定要要求那些西班牙的生產者建設安裝能源消耗量大的灌溉系統嗎? 如果溫室在北歐,不也是正用著可繼續的能源在加熱?或許它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我們消費者都會趨向於把焦點放在食物到達我們餐桌前的那一段「食物哩程」的概念上,我們最可看見的是部分的農業供應鏈。的確,如其他條件相同的話,購買當地生長的總比購自遠方生長的要好。 Pirog教授說:那倒是真的,如果您用精確的系統來比較,同樣的方法種植著同樣的食物,然後明顯地,你會發現的確如是,較少運輸的食物將有較少的碳害後遺症跡。
在食物系統裡的所有交易裡一較概括性的、較廣泛性的局面,即需要經由食物之生產、運輸、及消費的作全階段性的追蹤其溫室效應排放的氣體。生命週期分析(LCA) 精確地提供「自搖籃到墳墓Cradle-to-grave」(意指自發源地到最終埋葬處)之透視的研究,顯露出「食物哩程」所代表只是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之大餅裡的相對地一小片。
去年(2008),Christopher Weber 和H. Scott Matthews, of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二位老師一起研究,根據美國政府的各種各樣的資料裡,編撰出一份平均美國人飲食之一般生活週期分析。根據他們的演算,從生產者或加工廠送到最後交付予零售點,只佔美國食物系統的導致產生溫室效應之排放氣的4%。 在整體食物供應鏈上,最後的交付也只佔總英哩數的四分之一,佔與運輸相關排放氣的40%。那是因為也有上游哩數、及像肥料、殺蟲劑、和動物飼料等有關之運輸所排放氣之故。整體來講,運輸大約佔食物系統排放氣的11%。
相反地,Weber和Matthews發現,農業生產是食物系統之導致產生溫室效應之排放氣體的大多數:83%的排放氣是在食物離開農場之前發生的。英國Surrey大學的Tara Garnett研究員最近作出的一份對英國食品系統的生命週期分析,也出如此同樣之結果。在她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運輸也只佔了大約食物系統之導致溫室效應排放氣體的十分之一,而農業生產卻佔有一半。英國的Garnett研究員說,整體上歐洲也可能是同樣如此情形的。
Weber和Matthews推測,降低食物哩程到0,雖是一切,但在工作上是一項不可能的目標,但一年也大慨會僅減少與食物系統相關之能引起溫室效應之氣體約5%之數,相等於開車1,000哩所排放之數。比較起來,以雞、魚、或蛋來代替紅肉和乳品,一星期一天一年下來就會節省相等於駕駛760哩之等值數。 如以蔬菜代替紅肉和乳品,一星期一天一年下來,所節省的約略相當於1,160哩之駕駛所排放之溫室效應氣體。因此,他們建議改變飲食會是一個較有效益的方法,比起勸說每個家庭購買本地食物消費,更能對追蹤與食物相關之氣候殘留遺跡腳印更加有效的手段。
然而,Weber老師(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承認,這些演算均假設本地食物與非本地食物並沒有不同,但那總是不切實際之情形。例如,本地食物之擁護者也強調食用季節性的(指農場生長的)和較少加工處理的食物,那麼那些從農場到餐桌有較短距離的本地食物,再加上其賞味品質當然比起一般餐飲的有更低的排放氣。
在美國當地之經濟的農民市場和通過社區支持的農業系統(CSA)所販售之本地食物通常是有機的,有機食物(雖也不全是)常比一般照慣例所種植的食物產生較低的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因為有機物於關聯到其生產、運輸、合成肥料、和殺蟲劑的應用較少,不會產生排放氣。
有機食物也有其他環境優處:蓋較少使用具毒性化學品可促進農地有更大的生物多樣性,並且有機農地在某些條件下則只需要較少的灌溉。因為本地食物是那麼頻繁地被談論到設定食物哩程的定義,所以它的環境優處大部份已根據導致溫室效應的氣體的條件作了表述。但對食物的碳遺跡一事,美國加州大學的岱維斯永續農業研究暨教育計劃的食物系統分析員( a food systems analys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rogram ) Gail Feenstra註釋稱,它不可能是環境持續力的唯一量尺。
在本地銷售之農民的生產規模,經常都是相對地比較小,但卻能夠比較有可行地去採納有利環境生產多樣性的作物、如種植遮蓋作物、留出雜草區、或種植灌木樹籬,提供作為當地自然的多樣性、作物之整合及飼養家畜的收容地方等。簡而言之,即如Weber說「生產工作所在乎的事情遠超過就在那裡專注生產食物這件事上,如果買本地的也意謂著是買比較好的生產工作的話,那麼那才是最重要的,也將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當然,本地食物行銷和持續性農業工作之間的關係是很少會是完美的。小農仍然能噴洒殺蟲劑並來回犁作,而在農民市場內擺設的攤販商也不是所有都販賣有機的。再者,雖然Clare Hinrichs副教授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鄉村社會學係副教授Associate Prof. of Rural Sociology,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她自己是一個說得上是「熱心」農民市場的一顧客,但仍然承認對有計劃及無計劃性之本地食物系統之實際後果也沒有詳盡地有系統的去研究過。
那牛奶場又怎麼樣呢?
從這些分析可就湧現出另一個清楚的結果,那就是妳吃多少,至少就是它旅行多少,而農業之最令人頭痛的「hotspots熱點」是紅肉和牛奶的生產。一部分是因為它在食物鏈裡無效率地耗用較多的能源,並排放較多的廢氣;要種植比直接供應人類消費更多的五穀物來餵養牛豬或生產牛奶供人們食飲用。 但一大部分與肉類和牛奶生產有關的排放氣是以甲烷methane和氧化亞氮nitrous oxide之物形成的,這分別為溫室效應氣體二氧化碳的23及296倍強的濃度。 甲烷是由反芻動物(母牛,山羊,綿羊等)所排泄放出的糞便所產生的,是一種作為消化的副產物,是動物的糞便所分解釋出的。而氧化亞氮則也是來自糞便(同樣地也出自肥料的生產及分解)的分解產出。
英國Surrey University的Ms. Tara Garnett的研究,紅肉和牛奶(奶品)佔了英國食物系統之導致產生溫室效應之排放的氣體的一半。事實上,她有這麼寫著「農業本身作出較多的投入就反射在飼養家畜所排放的GHG [溫室氣體]的強度上。 Weber和Matthews也有相類似的結論: 「無論怎麼樣子的計量,平均紅肉要比所有其他的食物產生更多強度的溫室效應的氣體,是雞或魚的150%以上。在他們的研究裡,第二大的排放氣是乳品加工業。
這二個研究也非獨一無二的,一組的瑞典研究員已經計算出,典型的瑞典人飲食中,紅肉和奶品就佔了總食物排放氣的58%。 聯合國食品和農產品組織已估計出全世界的家畜佔地球所有能引起溫室效應之排放氣的18%,比合計所有各種使用石化燃料的運輸所排放的更多。
「廣泛地說,少吃紅肉和乳製品,多消費食用當地的農作食物,很可能就是個別的一種最有幫助的行為,以它來減少與食物相關的導致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Garnett作如是之主張。中國養殖家畜每年生產27億公噸的糞便堆廢,幾乎是工業固形廢棄物的三倍半,但估計大中型家畜飼養場只有3%的設有廢料處理設備設施,所以流放到南中國海造成一大片有所謂死區Dead Zone的海域,毀滅了海洋生態及生物。在北方中國也因過度的養飼,每年就把幾乎有一百萬公畝(合100平方公里,約為台北市內湖區及南港區和56平方公里的二倍大)草地變成荒野。
(摘自國際慢食台北會"誰來餵飽中國的豬" http://slowfood-taiwan.blogspot.com/2008/11/wholl-feed-chinas-pigs.html)
肉類之生產之進與出有如下之資料:
吃進:
一、飼料 -- 牛肉、豬肉、或雞肉的一個卡路里熱量須要11-17卡路里熱量的飼料,80%的大豆是供動物所吃而非人類,飼料含有的肉骨粉會引起瘋牛症,它侵襲感染工業化國家成千上萬的牲畜牛隻。
二、水 -- 生長8盎司的牛肉需要高達25,000公升的水。
三、添加物 -- 在美國的牛、豬、及雞即用掉70%的所有的抗生素藥物。
四、化石燃料 -- 牛肉產生一卡路里之熱量所需的化石燃料比馬鈴薯要多出33%。
排出:
一、 糞便 -- 密集飼養之豬隻的排出糞便貯存於潟池會滲漏入地下水或是污染附近地表水。 二、 甲烷(沼氣) -- 家畜的噴出的曖氣及胃腸脹氣散發出世界全年甲烷 (沼氣)產出量的16%,是能引起溫室效應相當作用之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三、 病害 --
* 吃動物肉食品含高飽和度脂肪及膽固醇會關係到癌症、心臟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等。
* 大規模室內飼養的環境會散佈大腸桿菌 (E. coli)、沙門氏菌 (salmonella)、及其他食物原生病原菌 (pathogen)。
* 庫茲菲德-雅各氏症又稱庫雅二氏病 (Creutzfeldt-Jakob Disese) 俗稱狂牛症,有可能透過食用或接觸患有狂牛症的病牛而染病。這種病症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醫治的方法,發病者在約半年後必定死亡,目前已有至少150人死亡。
摘自國際慢食台北會Slow Food Taipei ”肉類之生產之進與出”
http://slowfood-taiwan.blogspot.com/2008/11/wholl-feed-chinas-pigs.html
農業與食品的新觀念 ---「美好」、「乾淨」、與「公平」。
本地要有多綠?
提倡地方食物的美國舊金山Sage Van Wing太太主張創造一個與生產食物之農民的直接互動的信任標準。他對食物哩數根本沒有興趣,倒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及農民與食用者之間的互動才是重要點。對她來說,買一個蘋果不是為著它所涉到運輸產生多少溫室效應之排放氣的問題,而是在乎著這些蘋果是如何地栽種著,這些農民的工作受著什麼樣的待遇 – 各式各樣的生態、社會、及經濟因素總集合起來的永續性目標。
Christopher Weber尊行本地飲食已有10年,並且自稱自己有點兒是美食主義者,他認為本地食物之所以了不起,而我為什麼要買它,是因為我能知道是那些農民以及他們在那裡是在幹什麼活著。
Sage Van Wing說,她接觸地方食物已逐步形成,開始時她設法食用100哩半徑內之食物,但現在她就簡單地挑從最近來源能得到的食物食用。不能於附近生長的食物,已經不再出現在她的日常生活餐飲上。她就是不做沒有意義的事情,她的說明引起新聞工作者和持續性農業
宗師Michel Pollan的回響,在他的最近出版的"保衛食物"一書裡對吃得有道德、吃得好吃提供了指導常識。「吃東西,不要太多,以植物為主」,而且必要是「當季生產的,不是很遠距離的」。
常識方法也有一些限制。在許多區域裡,天氣對食用當地、季節性、農地生產的,都將會有些相當地摧殘的打擊。人大量集中聚集住的區域,不適合種植某些人們日常生活之主食類作物,要種香蕉、小麥是不可能。而且人口密度它本身的作用就會反制食物系統的重回地方色彩化。大部份100哩方圓的大都市如美國的紐約已經是建築蓋得滿滿地,根本就沒有可供農作之耕地。保留農地是非常重要的,推動從本地農場購買食物對此會有相當的幫助。
當前食物系統之生命週期分析提供了一個似是而非地希望的看法,因為他們建議,整體上,如果目標是改進食物系統之環境的永續力,那麼我們就有各種各樣的公眾政策槓桿可以招徠。 當然,促進更多的地方化的食物生產和分配網絡將減少因運輸產生的排放氣。
但是,如果一更大的鐵路基礎設施投資,有助於扭轉由低效率的拖曳貨櫃卡車Semi-truck運送更多的食物情勢時,又將是如何呢?如果用卡車運輸的油價水平增加,那麼我們要用什麼來搬運我們的食物呢?以碳計價之系統納入到農業的環境成本裡,到現在也尚未被具體化,本地的食物好吃,但問題和解決方案也許就是全球的事情了。
假使你是住在台北東區的豪華住宅區群,附近環繞的絕對是現代化的美式超級市場、世界名店、及百貨公司,所陳列的所擺售的不論生或熟也儘是進口食品,因為該區域的消費者會多數相信國外進口的及價錢貴的就是品質的代表;相反地,在舊社區如大同區、中山區、萬華區、及三重市的家庭主婦,就會趨往傳統的市場購買蔬菜魚肉,如濱江街的濱江果菜市場、萬大路的台北農產第一市場、三重市果菜市場等購買本地(台灣)農產品,並不是該地區人比較重視或瞭解或關心生態環保,也並不全因為它價錢實在,而是他們在傳統上比較重視當地的、當季的、新鮮的之生產品。這就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鄉村社會學係副教授Hinrichs所稱 "它是社會關係,不是空間地點,它對其結果負責即是。"所以,消費者其實也是共同生產者co-producer,這個責任角色過去也許被忽略,但今後消費者及整個社會都應有此認識,絕對忽視不得的。
「食以民為天」的永續生命
在傳統農業的中國,有一句古語「民以食為天」把“吃"宣揚為人生的終極目的,“吃"不再是一種手段,不再是一種條件,而變成目的;不再僅僅是前途,而是根本。民以食為天的觀念如此源遠流長,反映了中國幾千年文明史和農業關係至為密切,也就是糧食是最至關重要的一件天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過去農耕時代是如此,因由於生產力水準低,一旦發生天災人禍,即缺乏糧食,人民就不得溫飽甚至於餓死,所以「民以食為天」是有其極深的意義。但如今農業(包括農、林、漁、牧等之育種、生產、及加工等)都是科學作業與管理,但也因此衍生出直接及間接破壞傷害到自然生態及環境變遷,最終又即時地直接或間接傷害到人的生存,所以如「慢食」所倡導主張農業生產應以「人」為本位的永續性經營為主軸,人對食物的消費應追求「食以民為天」的永續生活。
「美好Good」、「乾淨Clean」、與「公平Fair」是一箴言,終就會凝結「慢食slow food」之未來像成為全球性之一食品系統,在某種程度最後會點燃大眾的利益及支持。
「美好」源自感官 (Good from a sensory perspective)、「乾淨」源自永續 (Clean from a sustain-ability perspective)、而「公平」則源自一社會的遠景 (Fair from a social perspective),這三個優良食品的多面體,對於作一個向著未來觀之美食家是非常重要的,蓋這一新美食法之法則,包含著所有食品的複雜性 --- 從味覺到文化,從自然到結果。
「慢食」運動則提倡回到餐桌上用膳,多關愛自己、多關愛他人,多關愛一切的生命及生活的土地,建設一個以「食以民為天」的永續生命。雖賞味口腔味覺與滿足,但更要重視天生地養的自然法則,與傳統人文、倫理、社會發展的生活文化。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